东莞洪梅固体废物|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处理回收
工业固体废物 [1] 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一类,简称工业废物,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可分为一般工业废物(如高炉渣、钢渣、赤泥、有色金属渣、粉煤灰、煤渣、硫酸渣、废石膏、脱硫灰、电石渣、盐泥等)和工业有害固体废物,即危险固体废物。
简介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废物数量日益增加。尤其是冶金、火力发电等工业排放量 。工业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处理相当困难。如今只是有限的几种工业废物得到利用,如美国、瑞典等国利用了钢铁渣,日本、丹麦等国利用了粉煤灰和煤渣。其他工业废物仍以消较堆存为主,部分有害的工业固体废物采用填埋、焚烧、化学转化、微生物处理等方法进行处置;有的投入海洋。
*环保督察组向广东反馈“回头看”和专项督察意见指出,广东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十分猖獗。2015年以来,全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多达200余起,非法转移倾倒点遍布全省21个地市。另外,2015年以来,广东全省非法跨界倾倒生活垃圾案件100多起,倾倒垃圾数十万吨。
据了解,危险废弃物主要来自于工业垃圾中的工业危废、城市垃圾中的医疗危废,以及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危废。危险废物既有液态也有固态,对土壤、地下水等危害十分严重。
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担当、不碰硬”
跟近日被反馈的河北、江苏等省(区)一样,广东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虚假以及表面整改的问题。
督察组指出,广东一些地方、部门和**干部仍然存在对生态环境保护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工作上忽视的现象。例如,汕头市对练江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严肃性认识不足,时任主要**在督察反馈后仅带队现场督导过1次,此后再未带队组织专题督办检查。
跟此前几个省区不同的是,督察组还指出,广东的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担当、不碰硬。部分地区在推进整改时遇到阻力就畏缩不前、遇到问题就绕着走。尤其在打击固体废物污染犯罪方面不担当、不碰硬的问题尤为**。
据悉,广东的黑臭水问题一直比较严重,此次也作为“回头看”期间的督察重点。反馈意见中,广东省住建部门被督察组点名。
督察组指出,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黑臭水体整治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漏报、虚报、谎报问题时有发生。全省上报,243段黑臭水体中已有194段已完成整治工程,实现不黑不臭目标,但截至“回头看”时,有30余段已上报完成黑臭整治的水体仍为“黑臭”。
督察组要求,广东省委、省应根据督察反馈意见,抓紧研究制订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 。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焚烧类危废处置能力缺口达15万吨/年
此次“回头看”期间,督察组针对广东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统筹安排了专项督察。督察组发现,广东省在固体废物管理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问题依然**,部门协作不顺,监管打击不力,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处置问题多发频发。
督察组发现,粤西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广东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二期、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二期、东莞虎门立沙岛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工程等一批规划要求建设的重点项目一拖再拖,均未建成。韶关市的粤北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虽已建成,但受所在区域血铅事件影响已停产近4年。
针对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各地主动谋划不够,很多地方应建未建,导致全省固体废物处置能力结构性失衡问题明显,全省焚烧类、填埋类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缺口分别高达15万吨/年和10万吨/年。
督察组发现,2015年以来,广东全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多达200余起,非法转移倾倒点遍布全省21个地市。生活污泥违法倾倒更为猖獗,深圳、东莞、惠州等6个地市均存在非法转移倾倒污泥问题。
督察组指出,一些具备危险废物经营 的企业常常“空手套白狼”。例如,惠州鑫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自身接收的4.97万吨危险废物倒卖给4家无 公司处置,其中1家公司2017年9月向肇庆市高要区非法倾倒危险废物90.9吨。
本公司业务
一、 环保技术咨询与服务:
1一般固体废物转移处理及审批(转移合同及联单) 。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告书编制及审批(新建、扩建、迁建、变更等);
3、一般固体废物、废水、废气、粉尘、噪声环保治理工程设计、安装施工及环保验收一条龙服务(环保三同时验收);
4、办理《排污》及年审、续期等环保手续;
5、危险废弃物、零散工业废水转移处理及审批(转移合同及联单) 。